三十六、流言蜚语-《刑明》
第(2/3)页
于是小刘便开口说道:“一个想来探监的妇女,大早上就在那里等着了,我还以为走了呢。”
“探监?大早上就来了?”
“嗯。”小刘点了点头,随后看着于捕头还在向桂花树那里不断张望的样子,便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怎么,于铺头认识?”
于铺头点了点头,随后又摇着头否认道:“不,不不不认识。”
绣娘,住在平安坊的人谁不知道啊,就算没有见过面,但也绝对是听过她的事迹的,平安坊的狐狸精嘛,专门勾引别人家的男人。
昨天,于捕头回家吃饭的时候,还被自己的母亲告诫过了呢。
“家锁啊,我可跟你讲啊,赶紧找媳妇,你可不能像你二叔家的铜锁那样,不正儿八经的找个媳妇传宗接代,天天围着老陆家的那儿媳妇转。”
于铺头一回家,于母便开始催婚。
“哎,你说,你说老陆家那儿媳妇长得也白白净净的,好看的不得了,怎么就不守妇道呢,我昨天还听到前坊的老赵家的儿媳骂她小狐狸精,勾引她家的男人呢。”
于铺头已经习惯了于母的啰嗦了,任凭于母在那儿嘀嘀咕咕的说着,也不插话。
“家锁啊,我可跟你说啊,你可千万不能跟那狐狸精乱搞啊,小心染上病,我听前坊的王寡妇说,好几个人跟她搞过后,都得病了啊。”
于母倒不是对自己儿子的人品不放心,是不放心老陆家的那个儿媳妇啊,绣娘,她也是见过的,那小模样啊,勾人的很,不然怎么会被叫做狐狸精呢?
“娘,你又听那些人乱嚼舌根,你看到了啊,说的有鼻子有眼的。”于铺头站起来又乘了一碗饭,趁着这个间隙为自己辩解了一句。
对于坊间那些大婶大娘的话啊,于捕头多半是不信的。
“你别不信,昨天我还看到老陆家那儿媳从老王家的院子里出来的呢,出来时那脸红的啊,你说说一个妇女从一个老光棍的院子里出来,还能干嘛啊,大白天的,呸,真不要脸。”
“......”
看着鞋旁边的那口浓痰,于捕头顿时觉得这白米饭也不香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