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4章 宰相必起于州部-《崇祯大明:从煤山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圣上明鉴。”王家彦诚恳的道,“翻遍华夏数千年史书,武人治国其实并不鲜见,然而治国有方的却寥寥无几,绝大多数都是战乱频仍、民不聊生,至于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割据一方所造成的国家动乱就更不用多说。”

    “王卿所见,朕完全赞同。”崇祯竟表示支持,这让王家彦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稍稍一停顿,崇祯又说道:“不瞒王卿,朕并不打算让勤王士子以及南京国子监生进入官场,即便是平定了建奴流贼,朕也不会让他们担任地方官,进入中枢更是绝无可能,他们只能在内务府当差或者在军中担任各级军职。”嗬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崇祯这一表态,有些出乎王家彦的意料之外。

    这几年大明国势蒸蒸日上,但是以路振飞为首的文官集团却非常清楚,大明的中兴跟他们文官集团几乎没有半点关系。

    大明的中兴,完全是崇祯带着勤王士子缔造的。

    所以按常理,在平定建奴以及流贼之后,就应该进入论功行赏的阶段,像徐应伟、阎应元这些勤王士子,就必然会进入到权力中枢,担任六部堂官甚至于阁辅也是理所应当,对于这点,文官集团其实早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。

    一朝天子一朝臣,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
    圣上虽然还是原来的圣上,但圣上又不是原来那个圣上,毕竟已经煤山悟道了嘛,所以大面积更换朝臣也是不足为奇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圣上却跟他说,并不打算让勤王士子还有国子生进入官场。嗬

    目光无意间转向墙内的北京国子监方向,王家彦忽然之间就有了明悟,当即说道:“圣上是想光复京师之后,重办北京国子监替大明朝廷培养官员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崇祯说道,“南京国子监,北京国子监,一南一北,一武一文,南京国子监培养职业武官,北京国子监培养职业文官!职业武官负责带兵打仗、开疆拓土,职业文官则负责牧守一方,治国理政,将来的内阁辅弼也必须是北京国子监生。”

    “职业武官?职业文官?”王家彦感到很新奇。

    但又觉得崇祯的这两个新词定义得非常之准确。

    当下王家彦又问:“北京国子监的学科如何设置?”

    崇祯若有所思道:“既然是培养职业文官的学府,自然也得有所侧重,国学比重肯定要大大提升,事实上南京国子监的学科设置也需要改革,但是这些事先不急,当务之急还是先确定北京国子监的祭酒人选。”

    好嘛,北京都还没光复,就在考虑北京国子监的祭酒人选。嗬

    多尔衮要是能听见崇祯和王家彦的对话,肯定连肺都气炸。

    王家彦却丝毫不怀疑明军能够光复北京,当即推荐一人选:“刘理顺公乃是崇祯七年状元,写得一手好文章,于经义也有独到见解,迄今已于翰林院养望十五载,无论资历、名望还是能力,皆足以胜任北京国子监祭酒一职。”

    刘理顺也是当年跟着崇祯从北京突围的九卿之一。

    而且刘理顺走的也是最典型的储相路线,按照约定俗成的官场潜规则,刘理顺将来是肯定要入阁担任辅弼的,担任国子监祭酒最是合适不过。

    但是崇祯却不这么认为,他不喜欢明朝的潜规则。

    崇祯反而更喜欢宋朝的官场规则:宰相必起于州部。

    所以像刘理顺这样的官员不适合担任北京国子监祭酒。嗬


    第(3/3)页